(网经社讯)作为与人类生存质量最高度关联和最具创新想象力的新兴概念,数字健康这个超级赛道一向备受资本市场的关注。
中商产业研究院和灼识咨询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98亿元增至2018年的986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57%,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扩至2831亿元。
作为国际知名数字健康独角兽之一,微医创建至今已逾十年,核心业务覆盖医疗、医药、医检、健保等领域,致力于打造覆盖“互联网+医疗健康”全产业链的数字健康平台。
一、见证“互联网+医疗”三次迭代,打造数字健康共同体
互联网医疗已经经历了三次产业迭代,而微医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先行者,其十年发展演变史亦是中国互联网医疗的缩影。
最开始,互联网医疗被定义为给实体医院赋能,微医的挂号网正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挂号网从上海起步,通过互联网的便捷性,将此前较为稀缺的挂号资源直接传递至PC和手机上,帮助医院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2015年,随着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医院——微医的乌镇互联网医院诞生,互联网医疗正式进入2.0时代。在线诊疗、处方流转、医保在线支付等新业态有效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线上线下诊疗一体化,让不平衡的医疗资源获得再分配的机会。
现如今,中国互联网医疗正在向数字健康共同体(HMP,Health Maintenance Platform)阶段迈进。在这一阶段,由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牵头的数字健康共同体,将形成“医、药、保”的服务闭环,以用户健康为导向提供综合性的数字医疗服务。2020年初,微医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数字健康战略合作协议,由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数字健康共同体省级示范区建设。
图1:微医主营业务与规模
十年内,微医在平台生态上不断积累规模,寻找突破口。2021年4月1日深夜,微医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文件。根据招股书,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医注册医生数超27万名,连接国内超7800家医院,其中包括95%以上的三甲医院。微医注册用户约2.22亿,平均月付费用户约2540万。
二、差异化突围,打通医保赋能主营业务
相比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有着阿里、京东和平安集团巨大资源的支持,微医股权较为分散,股东结构中腾讯只持有近9%的股份。微医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冲刺上市,跻身互联网医疗四强。
图2:微医股权架构
资料来源:微医招股书,零壹智库
2020年度,京东健康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达86.5%,而平安好医生健康商城收入亦超过50%。阿里健康2021上半年财报显示,医药自营业务和医药电商平台分别占总收入的84.28%和12.92%。微医选择了一条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赛道,从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领域突围。
微医的医疗服务是指其“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医疗咨询和诊断服务,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包括线上预约、诊疗、咨询、医疗费用结算和配药;而健康维护指其会员服务制度,微医通过提供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和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解决会员的长期服务需求,以此改善用户健康状况。
微医招股书显示,其2020年医疗服务营收7.07亿,健康维护服务营收为11.25亿,分别占总收入的38.6%和61.4%。目前这两部分业务都处于高速增长中,2020年分别同期增长280%和252%。其中,医疗服务毛利率为31.1%,健康维护服务毛利率为24.7%。
相较于医药电商成熟的商业模式,在线医疗服务的场景更为严肃,要想在医院和患者之间打通桥梁,微医选择医保作为切入口,以拓展支付方式赋能主营业务。
公共医疗保险基金是中国医疗支出的最主要支付方式,覆盖了中国95%以上的人口,占2019年中国医疗健康支出的31%以上。然而,医疗资源主要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医保主要定点都在实体医院尤其是公立实体医院。
微医旗下的乌镇互联网医院正是医保开放的探索者之一,从开设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到患者身份验证、复诊确认,再到医保在线结算,几乎是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流程再造,构建起互联网医院医保在线支付结算的完整闭环。微医摸索出的这一模式,也成为了行业判定互联网医院真正打通医保在线支付的“黄金五步”。
图3:医保在线支付打通步骤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医保这一重要支付渠道的加持,极大地提升了平台的支付效率、增加了用户便利,并且强化了用户认可并使用数字医疗服务的意愿。反过来,平台也能够帮助医保控费。
三、深耕慢病管理市场,打造完整闭环生态
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资料,2019年中国有确诊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2020年慢病管理市场行业规模为5.6万亿,预计2030年将提升至14.9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
图4:2015-—2030年(预测)中国慢病市场规模(单位:十亿元)
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微医招股书,零壹智库
慢病管理服务是微医重点布局多年的市场之一。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微医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会员累计超过14.5万名;2020年,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会员带来的年平均收入约3600元/人。
微医依托区域互联网医院在地市率先构建起的医联体模式,通过不同机构间的数据互通,为慢病患者提供涵盖线上线下首诊、线上签约建党、数字诊疗、在线医保结算、药品配送、慢病全程管理服务等在内的标准化、智能化慢病管理服务,实现了“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完整连续的管理服务。
图5:微医数字慢病管理技术平台业务流程图
资料来源:微医招股书,零壹智库
该模式一大亮点在于,微医在多个试点区域打通了医保支付的结算环节,完成了全链条的闭环。微医建立的27家互联网医院中,其中17家互联网医院能够支持医保结算。目前,“互联网+医保+医疗+医药”这种模式正在山东、天津等地推行,降本提质成效显著。以微医在山东泰安提供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为例,2020年单次处方金额较2019年降低约12.7%,同时亦减少了用于慢病的公共医疗保险基金总支出。
微医以慢病管理这个市场规模最大又最容易数字化的“高频”领域为切入口,依托区域互联网医院构建起的医联体(包括纳入医保定点机构),再通过紧密融合医保、商保等支付手段,据此便可拥有低成本且可持续的大规模获客途径。
凭借完善的服务闭环与用户生态,微医不但能够获取高粘度会员用户,还沉淀了海量结构化的健康数据,未来更有机会在常规诊疗服务的基础上挖掘出多样化的潜在增值服务,开拓高毛利商业模式,如个性化的日常健康保健消费或护理服务,更精准的定制化医疗服务,以及各种商业健康险产品等。
四、后疫情时代,利好政策之下风险犹存
近几年,国家在推动医疗行业互联网化发展方面不断突进。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医疗机构运用“互联网+”优化现有医疗服务,“做优存量”;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做大增量”。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发改委、网信办、工信部等更是连续重磅推出数条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特别是积极推动“互联网+”医保服务相关指导意见,让在线诊疗、电子处方流转、处方药品线上销售、医保支付报销等重磅改革明确落地,相关部门逐步打通了互联网医疗的政策环节。
同时,疫情促使全国老百姓深度体验互联网医疗,微医互联网总医院为全国用户提供在线咨询、心理救助、在线复诊、医保用药和防疫科普等服务。截至2020年6月中旬,微医互联网平台累计访问量近1.6亿,免费咨询服务人次超200万。从熟悉线上问诊方式,到接受并认可了医疗服务互联网化的模式,加速完成了此前可能10年都难以实现的用户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了数字医疗服务的发展。
尽管形势整体利好,但随着“互联网+”医疗行业的持续扩张,政府的监管也将日趋严格。互联网医院依托实体医院存在,并将与实体医院共同划分医保总额,这或将给微医的市场拓展和业务增量带来一定限制。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微医在线上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上占得先机,但随着各大线下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微医的优势将大大削弱,需要开辟新的业务并改善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性以满足用户需求。微医布局的保险经纪、医药交易平台、医学教育、视频技术等业务如何与医疗服务板块联动创收新盈利,依旧是其面临的一大难题。
此外,正如微医招股书指出,目前其大部分收入来自会员式的健康维护服务,如果“无法继续保留或吸引更多会员及企业客户”,或无法将试点模式拓展至更多城市,微医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